校園文化|塑造校園品牌形象,需要注意這些因素!
隨著中國教育供給方式的日趨多元和家長對學校選擇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競爭力已不容忽視。市場條件下,品牌已經成為學校贏得家長和求得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談到學校品牌建設,首要想到的是“學校文化”,因為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脫離學校自身文化建設的“品牌形象”是虛假、不真實的。今天跟三三小編一起談談在建設校園品牌形象時要注意注意那些因素??
一:找準位置,鮮明個性,彰顯特色。
企業有“先找市場,后開工廠”一說,學校也是這樣。準確定位自己的服務對象,在市場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所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定位學校,需遵循“四客觀”的要求,充分考慮“社會的客觀要求、學校的客觀基礎、辦學的客觀條件和教育的客觀規律?!边z憾的是很多學校沒有品牌意識,沒有目標定位,訴求主題年年變,流行什么口號就叫什么,隨波逐流,沒有定所;到了家長那里,就成了飄忽不定的幻影,難以建立穩定鞏固的品牌形象。
二:增強社會的參與度,加固家校品牌關系。
在信息化時代,學校需要主動將自己的品牌打出去,贏得社會與家長的青睞,需要將自己的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宣傳出去,輻射到更多的學校。一般認為,學校的社會參與度越高,學校越好。現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現代教育也必須是面向社會的教育。這種教育在積極服務社會的同時,也能廣泛地吸引社會的支持與參與。品牌實質上是一種承諾,學校建立品牌的過程就是孜孜不倦實踐其諾言的過程。它是伴隨學校成長和發展的產物。它不需要驚天動地的舉措,也無需豪言壯語般的承諾,實實在在地在每一個細微之處用心去做,當家長和社區把你當作可托付的朋友時,品牌關系就同建筑一樣牢固。
三:提高品牌建立的理性認識,增強學校文化的外在表現。
學校品牌的建立是基于學校文化的,是學校文化對外的表現。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內在屬性,它包含著物質、行為、精神的一切文化現象,是學校悠久歷史積淀下來的優良傳統。優秀的辦學品質表現在學校諸多方面,如優質的辦學質量、民主的學校管理制度、優美的學校環境布置、豐富的課程設置、科學的辦學理念等。但無論學校品牌以什么形式表現,其核心內涵都離不開學校文化,都是學校文化的表現形式。在市場環境的完善、家長的逐漸覺醒中,它將作為一種外在壓力,促使教育品牌的創建者進一步規范和理性地運作。

小結

品牌的根基和靈魂是學校文化,學校品牌的塑造之路必須通過學校文化建設。鑄造品牌對一所學校來講,是一個異常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學校和社會對教育品牌都需要有一個更深刻、更理性的關注。學校要想長久贏得家長的信任和忠誠,需要走的路還十分漫長。